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化工 > 正文

精氨酸加压素?精氨酸加压素口服制剂?

本文目录一览:

抗利尿激素简介

ADH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水在肾小管远曲小管和***管内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产生抗利尿作用。

精氨酸加压素?精氨酸加压素口服制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介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过多症系体内ADH分泌不按血浆渗透压及容量等调节而异常增多所导致的综合征。由于水潴留,临床上有水过多及水中毒表现,同时尿钠排泄增多,常伴稀释性低血钠症。

加压素的药理作用 为垂体后叶激素,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管,促进水的重吸收,达到抗利尿作用。较大剂量的加压素可使平滑肌收缩,因此有升高血压、增加肠蠕动作用。加压素也可降低门静脉压,减低肝血流量。

垂体后叶素又称抗利尿激素、鞣酸加压素、垂体后叶粉鼻吸入剂,是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

禁水加压素试验加压后尿比重不变

尿比重多在005~003以下;③禁水试验不能使尿渗透压和尿比重增加,禁水-加压素试验尿渗透压至少增加9%以上;④ADH或去氨加压素(DDP)治疗有明显效果;⑤血浆P低于正常水平,禁水后也不增加或增加不多。

禁水6-16小时不等(一般禁水8小时)视病情轻重而定。试验前测体重、血压血浆渗透压和尿比重。

部分性CDI的诊断要点(1)至少2次禁饮后,尿比重达012~016;(2)禁水后尿渗透压达到峰值时的尿渗透压/血渗透压比值大于1,但小于5;(3)对加压素试验敏感。

精氨酸加压素的作用

抗利尿激素(ADH)又称为精氨酸加压素(P)、血管加压素(VP),是由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肽类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脏***管对水的重吸收,起抗利尿作用。

分析:精氨酸加压素(P)是一种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产生的九肽神经垂体激素,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体、轴突和神经终末,是一种与多种中枢系统功能有关的神经递质。

(一)精氨酸加压素(P)的主要稳态功能P通过某些机制对血渗透压升高和液静压下降作出反应。

如何处理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各种不适? 首先我们要了解脑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机制。垂体后叶素成分为精氨酸加压素( P) 和催产素。

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的下丘脑对神经垂体系统的调控

. 泌乳:催产素通过结合位点,引起乳腺的肌上皮细胞和乳腺导管平滑肌收缩;哺乳时,***神经末梢受***后,神经元反射经脊髓、中脑、、和下丘脑的传递,诱导神经垂体释放催产素。

【答案】:下丘脑与腺垂体间主要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发生功能联系。

当寒冷***时,该***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激素大量分泌从而维持体温恒定。下丘脑既能分泌激素,又能传导兴奋,而垂体只能分泌激素。

是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这就为下丘脑通过神经递质支配垂体。下丘脑也能通过激素支配垂体,如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的发育和合成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可见下丘脑既属于神经调节范围也属于体液调节。

在神经调节下释放入血液循环;③下丘脑分泌多种多肽类神经激素对腺垂体的分泌起特异性***作用或抑制作用,称为释放激素或抑制释放激素。

加压素简介

1、血管升压素(antidiuretic hormone)又称加压素, 是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前者为主)的神经元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在胞体中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被运输到神经垂体而后释放出来。

2、血管加压素的药理作用 血管加压素对肾脏有直接的抗利尿作用,也能收缩周围血管,并引起肠道、胆囊及膀胱的收缩。但血管加压素几乎无催产作用。

3、英文名称 Vasopressin Tannate 3 鞣酸加压素的别名 长效尿崩停 4 分类 内分泌系统药物 下丘脑及影响内分泌的药物 5 剂型 5ml∶100mg。

4、英文名称 Lypressin 3 赖氨加压素的别名 DIAPID 4 分类 内分泌系统药物 下丘脑及影响内分泌的药物 5 剂型 每支8ml,每毫升含50加压单位(0.185mg/ml)。

5、醋酸去氨加压素片,适应症为弥凝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服用弥凝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弥凝用于治疗六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6、尿崩症(diabetes inspidus ,DI) 是由各种原因影响了P(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的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其特点是多饮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