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苯酚是不会氧化到CO的,而是氧化成苯醌,它是黄红色的,这就是苯酚在空气中置(其实不就会变色)先浅的粉红色的原因。苯酚的物理性质 露置在空气中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显粉红色。
被物质氧化。苯酚在使用或保存过程中,由于被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氧化,生成一些醌类物质使苯酚色度加深,如果受潮,苯酚吸水易氧化变色,不可再使用。
一般来说,苯酚是不会氧化到CO2的,而是氧化成苯醌,它是黄红色的,这就是苯酚在空气中置(其实不就会变色)先浅的粉红色的原因。
苯酚与氧气反应,生成粉红色物质苯醌另外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原因是苯酚根离子与Fe3+形成了有颜色的络合物。
1、苯酚可以通过失去一个质子(H)而形成对应的共轭碱。根据布朗斯特的定义,当苯酚失去一个质子时,它会形成苯氧根离子(CHO)。因此,苯氧根离子可以被认为是苯酚的共轭碱。
2、你怎么能回去看呢:你说:“苯酚钠对应的酸是苯 酚,而HCO3-对应的酸是H2CO3”。不要看它们对应 什么什么,直接比较就可以。它们对应的共轭酸或 碱当然与它们的酸碱性是反的。
3、要比较甲基环己醇和对硝基苯酚的酸性强弱,我们可以考虑它们的共轭碱的稳定性。共轭碱是在反应中形成的带正电荷的中间体。对于甲基环己醇,它可以通过失去一个质子(H+)形成共轭碱。
4、邻硝基苯酚强,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团,对苯酚的共轭碱有稳定作用,导致作为共轭酸的苯酚酸性增强,甲基是给电子基团,作用相反。
5、酸失去质子后生成的粒子则为该酸的共轭碱;凡能接受质子(H+)的粒子(离子或分子)都是碱(如NHNaOH、Ca(OH)及弱酸根离子CO32- 等),碱得到质子后生成的粒子则为该碱的共轭酸。
6、生成相应的弱酸。此时水解的程度就跟这种酸的酸性有关。通常有如下规律:如果此酸的酸性越强,那么水解程度反而小;酸性越弱,水解程度越大。以上是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得到的。即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越弱。
该溶液配置方法如下:磺化法:以苯为原料,用硫酸进行磺化生成苯磺酸,用亚硫酸中和,再用烧碱进行碱熔,经磺化和减压蒸馏等步骤而制得。
制苯酚可以先用液溴〔不能是溴水,催化剂可以用Fe其实是FeBr3〕与苯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然后再水解生成苯酚。
苯酚制备方法有磺化法、异丙苯法、氯苯水解法、粗酚精制法、苯氧化法和甲苯氧化法六种。我国主要用磺化法和异丙苯法。
1、苯酚简介 苯酚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
2、酚醛树脂是目前我国苯酚最主要的消费领域,随着新材料的发展,其部分用途将逐渐被其他材料所取代,因此在今后苯酚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下降。2005年我国酚醛树脂对苯酚的需求量约为15万吨。 水杨酸主要用于生产阿司匹林。
3、苯酚的简介 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
4、带有较强腐蚀性(本人亲手体现过了,皮肤接触到苯酚后,一下子变白,角质层硬化)带有弱酸性,但比碳酸弱(一般弱酸,不过酸性很弱),苯酚能通过苯酚钠通二氧化碳制取得。能与碱性盐,碱反应。
酚是一个苯环上连着一个羟基的就叫酚,属于烃的衍生物。
③α-萘酚属于芳香族而非芳香烃,苯酚也属于芳香族。
三者的区别:定义不同: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碳氢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的化合物;苯的同系物:苯上的氢原子被烷烃基取代后的产物,它的特点是只含有一个苯环且取代基一定是烷基的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kfprw.com/post/2423.html
上一篇
110139的简单介绍